首页 > 时政 > 特别策划 正文

让文化“火”非遗“潮”城乡“热”年味“浓”市场“旺”

——访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孔峥
稿件来源:《共产党人》2025年第2期 作者:本刊记者 李百军 发布时间: 2025-01-22 | 打印 | 字号:TT

截图20250122142503.png

银川市漫葡小镇举办“四海同春 欢乐宁夏”主题演出,中外游客观看《贺兰山十二怪灵》表演。 韩春波/摄

  为推动春节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、绽放新光彩,营造欢乐祥和喜庆文明的节日氛围,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,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对接文化和旅游部“非遗贺新春”活动安排,统筹宁夏非遗资源,联动全区力量,围绕“腊八、小年、除夕、元宵、燎疳”5个年俗节点,通过情景演绎、微综艺节目、非遗大集、互动体验、视频直播(展播)等形式,提升“在宁夏·非遗过大年”文旅系列活动品质,塑造宁夏冬季文旅新IP,打造全国叫得响的年俗活动品牌。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孔峥。

  记者:据了解,2024年文旅系统打造了“宁夏二十一景元宇宙数字文旅营销服务项目——元游宁夏”,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成效。

  孔峥:2024年,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要求,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动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趋势,着眼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创新打造了“宁夏二十一景元宇宙数字文旅营销服务项目——元游宁夏”,开辟了文旅营销宣传新赛道。平台集虚拟现实、人工智能、数字建模等元宇宙技术,努力为游客提供宁夏文旅沉浸式体验的元宇宙空间。自上线运行以来,已完成沙湖鸟国、沙坡鸣钟、西部影城、水洞遗址等15个数字景区和4个云展馆元宇宙空间建设,数据采集及三维模型拓扑覆盖区内实际面积约400平方公里。除了1∶1高仿真复刻“宁夏二十一景”外,还持续打造元宇宙“六特农场”,开展虚拟“种植”“养殖”等模拟互动体验,推广宁夏特色农业产业及农产品。

  宁夏文旅致力于将平台打造成一个“游客人未至,心已动”的宣传平台,激发游客来宁夏实地旅游的愿望。在线上虚拟空间,创新性借助人工智能,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伴游服务,包括数字景区的AI导游、云展馆的AI讲解员、数字酒庄的AI品酒师等数字人形式推广宁夏文旅。在现实世界中,“元游宁夏”集成VR体感设备、全息投影等先进展示设备,大力开展线下线上联合营销推广活动30余场,触达近百万线下游客,累计曝光量近1800万。2024年,“元游宁夏”项目入选“2024元宇宙‘数据要素’全国大赛金杏奖”一等奖,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“2024年先进计算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”,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“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”。

  2024年,我们加强顶层设计,围绕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,全力构建“一轴一廊一核三区”全域发展新格局,各项重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,先后获得35项国家级以上表彰荣誉和品牌创建。成功推动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、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,我区5A级景区实现五市全覆盖并增加至6家,这也是我区多年来5A级景区创建工作的最大突破;中卫大漠黄河(沙坡头)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,填补了我区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白。同时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》,围绕节假日和暑期等重点时段,贯穿全年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,激发消费潜能。经初步预测,全年我区接待国内游客8000万人次左右,旅游花费725亿元左右,同比分别增长14.2%和11.3%,顺利完成“双10%”增长目标。

  记者:春节即将临近,为营造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,自治区文旅部门将开展哪些活动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,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扩大?

  孔峥:今年春节期间,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先后印发冬季文旅消费活动和“在宁夏·非遗过大年”文旅系列活动方案,用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,丰富人民群众节日生活,满足人民群众喜庆过年的美好需求。在这里,我特别介绍一下冬季文旅消费活动和“在宁夏·非遗过大年”文旅系列活动。

  我们锚定冰雪、登山、美食、民俗等冬季消费热点,策划推出“冰雪+”系列新产品、新体验、新场景、新玩法,集中力量打造亮点、引爆热点,切实将“冷资源”转化为“热经济”。整合全区大中型滑雪场及室内外玩雪场地26家,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,开展全区首届欢乐冰雪嘉年华活动,五市同步开展“冰火相融 鎏金岁月”沙湖冬游嘉年华、黄河大峡谷“新冰雪季”主题系列活动、金沙岛“热辣滚烫 冰火之恋”等冰雪活动。启动《漫葡·看见贺兰》沉浸式演艺(冬季版)、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《朔色长风》沉浸式街区演艺、首届花博园山海灯会、雪场夜滑等特色主题活动。举办2025“宁夏第一缕阳光”全民同拍活动,打造贺兰山“日出之约”品牌IP;在沙漠度假酒店、金沙海旅游度假区等地推出“到星星的故乡过大年”系列活动,为游客提供难忘的沙漠新春假期;依托贺兰山东麓22家A级旅游酒庄,开展冬日酒庄葡萄酒品鉴线路及活动,邀请游客在休闲酒庄、旅游民宿等地体味“冬季慢生活”。

  “在宁夏·非遗过大年”文旅系列活动围绕“非遗知年味 悦宁共春风”主题,链接“腊八、小年、除夕、元宵、燎疳”5个年俗节点,以自治区本级活动为主场,各地级市为主题分场,联动各县(市、区)开展特色年俗活动,构建形成“1+5+N”的非遗过大年新格局。主场包括非遗购物节、“视频直播家乡年”征集展播、“书香迎春·智慧过年”图书馆里过大年等6项主题活动;分场包括银川市“金蛇贺岁·喜迎丰年”、石嘴山市“灵蛇献瑞·悦动丰年”、吴忠市“非遗过大年 文旅展风采”、固原市“非遗过大年·文化进万家”、中卫市“美丽新中卫 吉祥过大年”5个主题系列活动。同时联动各县(市、区)组织200余项非遗特色活动,既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又带给游客更多的节日体验和文化享受。

  记者:2025年,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文化惠民,尤其是文化进乡村、社区、企业、军营、校园、景区及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,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、繁荣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等方面有哪些打算和举措?

  孔峥: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,持续传递党的声音,凝聚奋斗力量,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于2025年元旦、春节期间,精心策划并组织自治区级文艺院团,深入全区14个县(市、区)、乡镇、村庄以及部分热门景区和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,隆重推出“文化迎春·艺术为民”2025年“送戏下乡”元旦春节文化惠民专场演出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整合资源、丰富供给、精准对接需求,将高质量文化产品服务基层,联动各市、县(市、区),携手全区人民,共同营造出一个欢乐、祥和、吉庆、和谐的节日氛围。

  针对两节期间专场演出,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动对接各市、县(市、区),整合演出资源,赋能助力当地文化活动,为各地群众奉上节日文化大餐。2024年12月31日,随着西塔戏园内秦腔传统戏开演,2025年全区文化大篷车“送戏下乡”文化惠民活动拉开序幕。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超过1600场惠民演出,覆盖元旦、春节、暑期、五一、国庆等重要节日和时间段。各级文艺院团将走进乡村、社区、企业、军营、校园、景区及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,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,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文艺精品送到基层一线。

  文化惠民,重在精准。“送戏下乡”不仅要让人民群众看到演出,更要让大家看到“想看的演出”。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采取“点单服务”的方式,面向5个地市征集群众观演需求2528条,科学谋划2025年“送戏下乡”的剧(节)目、时段和演出点位,把看戏的“遥控器”交到群众手上,进一步提升“送戏下乡”文化惠民活动的质量和效果,使其成为更受欢迎、更有影响力的城乡文化盛事,唱响我区文化惠民品牌。“送戏下乡”传承的是传统文化,激发的是文化自信,更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、繁荣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的应有之义。

  下一步,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既考虑大众共性需求,也回应个性偏好,将更多的好戏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,使“送戏下乡”文化惠民活动不仅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平台,更成为用艺术的力量连接城市和乡村、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载体。

  责任编辑:张筱


>>><<<
【作者】:本刊记者 李百军
【来源】:《共产党人》2025年第2期